读书笔记--《置身事内》
幼苗
2 个月前
2 个月前
置身事内 封面
置身事内

作者:兰小欢

(9.1)

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,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,并指出,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,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,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。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,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,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。

经济学
必读
查看详情

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

复杂信息

  • 中国有句老话叫“山高皇帝远”,常用来形容本地当权者恣意妄为、肆无忌惮,因为朝廷不知情,也就管不了,可见信息对权力的影响。行之有效的管理,必然要求掌握关键信息。
  • 所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,或者说能以更低代价获取信息的一方,自然就有决策优势。
  • 原则上,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策权,可以推翻下级所有决定。但上级不可能掌握和处理所有信息,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由下级全权处理。
  • 如果上级没有独立的信息来源,就可能被下级牵着鼻子走。
  • 若下级有明显信息优势,且承担主要后果,那就该自主决策。若下级虽有信息优势,但决策后果对上级很重要,上级就可能多干预。
  • 但如果企业有战略意义,对上级很重要,那无论地理位置如何,都由上级管辖。
  • 如果下级不想办某事,就可以拖一拖,或者干脆把皮球踢给上级,频繁请示,让没有信息优势的上级来面对决策的困难和风险,最终很可能就不了了之。
  • 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。
  • 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吏,实际权力大得很,是地方治理的支柱,不但不受官员调动的影响,甚至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。
  • 为了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偏误,降低传递成本,文件类型有严格的区分,格式有严格的规范,报送有严格的流程。
  • 公文共分15种,既有需要下级严格执行的“决定”和“命令”,也有可以相对灵活处理的“意见”和“通知”,还有信息含量较低的“函”和“纪要”等。
  • 比如在中央层面,就有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、中央政治局会议、中央工作会议、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、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。
  • 这种“层层加码”现象的背后,既有上级层层施压和摊派的因素,也有下级为争取表现而主动加压的因素。
  • 因为下级可能扭曲和隐瞒信息,所以上级的监督和审计就非常必要,既要巡视督察工作,也要监督审查官员。但监督机制本身也受信息的制约。
  • 这一督察机制总体上遏制了土地违法现象。但中央派驻地方的督察局只有9个,在督察局所驻城市,对土地违法的震慑和查处效果比其他城市更强,这种明显的“驻地效应”折射出督察机制受当地信息制约之影响。
  • 若是研究生毕业论文,不存在严格的客观判断标准,导师手中的权力就更大了,所以研究生称导师为“老板”,而不会称其他授课教师为“老板”。
  • 所谓权力,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。

信息与权力

要想实现行之有效的管理,必须掌握关键信息,上级虽然拥有的权力更大,但是由于下级更加的贴近基层,所以下级所掌握的实际信息更加的全面。

所以如果我是下级的话,我是拥有信息优势的,那么只要上级不明确反对,一般都能办。而如果我是上级的话,我需要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,所以就需要第一明确的关键的数据信息,第二需要多方面多个角度的不同的下级的信息。

信息的获取和隐瞒

评论